CDU的选择更加简单,总结起来便是3个关键词:◆■■◆“看速度”“看空间”★■◆◆◆“看规模”——机柜部署需求较少或需要更高部署速度时,机柜内安装式CDU更佳;IT机柜内空间相对不足或部署数量需求较大■◆★◆★★,则落地式CDU更是■◆★★◆“明智之选■■◆◆◆”。
液体-空气(L2A):“捉住”IT组件中的热量后,直接排放到数据中心的空气中
正因如此◆■◆★★★,在梳理清晰“CDU类型★◆★◆”和“将热量排放到室外”这两大考点之后,施家通过排列组合给出了智算中心液冷架构业内常见★★■★■★“例题”的“分步求解思路”。
智算中心的液冷架构实际部署不能仅仅考虑数据计算,还需要统筹考虑现有制冷基础设施兼容性、部署规模、部署速度★◆、能效等实际要素■■◆■★,举一反三才能为这道“应用题”给出“满分答卷”。
把握智算机遇 /
》正式发布 /
大规模生产环境落地应用的条件。某种程度上,IoD 技术已成为下一代高性能
》全面阐释了鸿蒙生态下应用开发核心理念◆◆★★、关键能力以及创新体验★■■,旨在帮助开发者快速◆◆■★★、准确、全面的了解鸿蒙开发套件给开发者提供的能力全景和未来的愿景★■◆★。
在智算中心“如火如荼◆◆”的部署之时,如何■■◆■“制冷◆■◆★”却是建造与运维中不可绕开的难题:随着人工智能服务器集群所带来的高功率散热挑战迅速提升,传统风冷散热所能提供的制冷支持也愈发★◆◆★◆“捉襟见肘”,AI智算中心正在上演一场★■◆■“冰与火之歌。”
(ASEAN Center for Energy)和华为主编的《东盟下一代数据
此时我们可以用到“控制变量法”★◆★★■,通过确定两大CDU的关键属性以简化决策流程,实现★★◆◆◆“公式活用”。
当我们谈到“液冷架构◆■”,我们往往在谈什么?其关键要素又是什么?AI 服务器的液冷方式主要有冷板式液冷和浸没式液冷,虽然二者在生态系统上有些微差异,但却有着共通的三大要素——
大数据发展部★■、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★■★■★★、东方证券—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实验室发布了《智能
掌握给IT系统分配制冷量的“大权◆■★★”,就像“智能空调管家■■◆★”。但想挑选一名合适的■★◆“管家◆★■■”并不简单★★,除了温度控制、流量控制、压力控制、流体处理、热交换和隔离这五大基本功能■■■◆,CDU还有众多其他具体属性,细看下来实在让人焦头烂额◆◆!
由宁畅参与起草◆★,并由开放计算标准工作委员会(OCTC)归口,旨在为冷板式人工智能加速卡的设计提供重要的指导■■。
》发布 /
【RA-Eco-RA4E2-64PIN-V1.0开发板试用】04、I2C驱动BH1750光照传感器并在串口打印输出
例如,如果现有机房规模较小或需要快速部署液冷架构★◆■◆★◆,则可以选择基于现有散热系统的空气直排方式;如果需要部署大规模液冷服务器,则需要根据是否拥有冷机、成本如何等要素再考虑是否新建专用散热系统。
虽然看起来这三种热量排放方式效率不同,但其实它们各有所长,需要根据不同的数据中心液冷改造环境综合考虑才能更好地■★★“发散余热”■◆■。
人工智能算力竞争进入白热化,配套的制冷◆■、管理◆◆■、可持续性等■■★★■◆“后备”力量至关重要★■。凭借在数据中心制冷领域多年的经验与创新的解决方案,施家有信心并致力于为伙伴提供更加高效■■★、绿色◆★◆★★、前瞻性的服务,为AIGC时代的数字化基座提供更多先进力量。
近日,2024 全球移动宽带论坛(MBBF 2024)在伊斯坦布尔召开。华为发布了《天线数字化
由开放计算标准工作委员会(OCTC)归口■■★◆,旨在为冷板式人工智能加速卡的设计提供重要指导◆■■。
综合考量性能★★◆■、成本◆★★■■、应用场景◆◆★■◆,智算中心液冷架构该怎么选择?施耐德电气推出《智算中心液冷架构探讨》白皮书,为你挑选更适合的智算中心液冷架构提供“解题思路”■★◆。
正在加速部署:截止2023年底,国内智算中心项目为128个★◆★★★■;与此同时,2024年共有39个智算中心项目已投产■◆◆。算力规模将进入每秒十万亿亿次浮点(ZFLOPS)级别,达到1271.4EFLOPS◆■★。
汇集高校院所、主机厂★★■★★、零部件、软硬件等38家单位参与编写和研讨,旨在为智能底盘行业形成共识及产品落地做好
文章出处◆★:【微信号★■◆◆:施耐德电气★■■■,微信公众号:施耐德电气】欢迎添加关注!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★■★。
Kawaii Emoji Messenger多平台的Facebook客户端
液体-液体(L2L):“捉住★◆★■◆★”IT组件中的热量后★■★★◆,排放到设施内的水系统“改造”
纳芯微电子氛围灯驱动NSUC1500点亮座舱新体验 支持16位PWM调光■★,集成4路LED驱动
了天线数字化的新趋势和关键创新方向,与行业共同展望移动AI时代天线产业的未来。
服务器内的热捕获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冷却液把热量从IT组件上◆■“抽出来◆■■■★”,虽然■■★“热捕获”这一要素是液冷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,但后两个要素才是真正考察的■◆◆“重难点”。
在绿色物流快速发展的今天◆■■★■,西井科技与全球知名战略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(Roland Berger)携手,共同
为企业传播部门梳理了智能科技行业的媒体概况■■◆,还调查了媒体热门话题,以及各大
在◆◆★◆“热量大扫除■◆★”后,收集到的余热该如何处理◆■■■★★?在家中★◆★◆■◆,扫出来的垃圾可以直接扔进垃圾桶★★,但对于精巧的数据中心而言★■★,将热量排至室外可就没那么简单了◆◆◆■★。常见的“解题思路”有3种——
除了这两种主流的热交换类型,还有制冷剂-空气(R2A)、制冷剂-液体(R2L)、液体-制冷剂(L2R)、制冷剂-制冷剂(R2R)等共计6种热交换类型。
又是“液-气热交换■■◆★■”■★◆■◆■、又是■◆■■★“液-液热交换★◆◆★★”◆★★★■、又是新建散热系统■◆,到底什么散热方法适合我?万变不离其宗,遵循自身对于改造规模◆◆■★★◆、成本和效率的综合需求即可★◆■“对号入座◆◆■◆■★”——
落地式:类似“中央空调◆★■★■★”为多个机柜提供制冷■★,通常与液冷IT机柜相邻◆■◆★;根据热交换类型的不同,其功率可达约60 kW或从300 kW到1MW以上不等★★◆◆。
机柜内安装式:顾名思义,将CDU安装在机柜内并为单个机柜提供制冷■★★◆;通常分为20-40kW和40-80kW两种容量。